淋巴瘤是一种发病率非常急一种恶性肿瘤,淋巴瘤的发病人群大部分都是青年,并且每年的发病率也在直线上升,并且死亡率也非常的高,目前对于淋巴瘤的治疗,很多患者会首先手术,不过手术也有一定的弊端,并不能全部清除癌细胞,且会损伤患者机体,术后患者元气受损,免疫力也有所下降,并不利于疾病的康复,因此很多患者想到了中医药的调理,但也有患者对中医并不了解,那淋巴瘤手术后需要吃中药调理吗?
手术治疗淋巴瘤虽然短期疗效快,但只是局部治疗手段,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实体瘤,并不能确保患者体内的肿瘤都被清除,术后很容易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,一旦复发意味着病情加重,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,因此应做好预防措施。中医治疗本身具有抗癌功效,淋巴瘤患者术后配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,稳定瘤体,预防复发转移,延长患者生。另外对于术后进行放化疗的患者,辅助中医药的治疗,也有助于减轻和改善放化疗的副作用,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,提高放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力,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,预防复发转移,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。
手术切除对机体造成的创伤是不容忽视的,术后患者免疫能力下降,身体也会变得虚弱,很容易给残存的癌细胞可乘之机,增加了复发转移的风险,这就需要中医药的全面调理。中医在治疗时将扶正与祛邪同时进行,患者术前配合治疗,有助于扶正气,调理机体,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,增强体质,为手术做充足的准备;术后配合治疗,有助于调理脾胃,养阴生津,促进机体的恢复,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,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出现,缓解临床症状,提高生存质量。
目前,临床上常使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的手段来减轻对患者的伤害,提升治疗效果,其中中西医的综合治疗备受人们关注,尤其是中医在综合治疗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,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也表示:“中医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,应当始终贯穿整个治疗过程。”袁希福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“阴阳平衡疗法”的基础上,结合自身30余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,摸索出了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辨证论治新体系-三联平衡理论。
“三联”是指联系到肿瘤患者存在的元气亏虚、痰凝血淤、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因病机,用药进行扶正补虚、消痰化淤、攻毒散结;“平衡”是指使患者气血、阴阳平衡。概括地说,就是联系到“虚”“淤”“毒”三大病因,以“扶正”“通淤”“排毒”辨证施治,达到调节人体阴阳、气血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。多年来,众多肿瘤患者在该理论指导用药下减轻了痛苦,延长了生命,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。
部分参考案例:
李连禹(化名),男,非霍氏T细胞淋巴瘤,河南周口人
2013年,24岁的李连禹陪母亲去郑大一附院治疗食管癌,在陪诊的过程中,他突然开始牙痛,起初还没在意,过了几天情况越发严重,口腔都肿了起来。2013年5月31日,口腔肿物被手术切除,术后病理被送到北京分析,查出“非霍氏T细胞淋巴瘤”。医院建议他尽快化疗,因给母亲治病,家中积蓄几乎消耗殆尽,实在是拿不出治疗费用,没办法只得返回老家。2013年8月,勉勉强强凑了一笔费用,李连禹就近在县医院开始了三周期化疗。未料到化疗后,下巴肿块变得更大了。
后经人介绍,李连禹于2013年9月14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。初诊时,他的情况并不好,消瘦、乏力,纳食无味,睡眠差。左颌下淋巴结肿大,右锁骨下淋巴结肿大,下嘴唇及右口角整片都肿了起来,嘴巴向右歪斜。袁希福依据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进行中医治疗,服药20剂后,情况便有所好转,自诉:吃中药期间肿块变软,体力较前明显恢复。2014年1月3日复诊时,下巴肿块明显减轻。2014年9月12日复诊时,精神、面色均可,面部、眼部肿胀明显减轻。此后,李连禹间断用药,每逢有症状反复,也能及时复诊,由袁希福调整药方改善。截至2019年10月28日,李连禹的病情在中医的帮助下,已经逐渐稳定了六年有余。
(以上为真实治疗案例,在实际治疗中,由于患者病情、体质不同,治疗效果因人而异,望广大患者与家属谨慎选择,理性就医。)
淋巴瘤术后往往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,患者加强预防意识,辅助中医药的治疗,有助于调理机体,提高临床疗效,预防复发转移。提示:淋巴瘤如今仍属医学难题,目前中医治疗也主要以“减轻痛苦、延长生命”为主。由于患者病情、体质差异,疗效会因人而异,患者及家属需理性看待,切勿盲目选择就医。
Tag:对淋巴瘤有效的中药|治疗淋巴瘤中药|中药治淋巴瘤|中药对淋巴瘤有效果吗|淋巴瘤吃什么中药好|中药治疗淋巴瘤的效果|淋巴瘤吃中药能治好吗|淋巴瘤中药方剂|淋巴瘤吃中药能控制吗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优谱分类网上看到的,谢谢!